银屑病
常识
银屑病
人群
银屑病
类型
长春博润皮肤病医院
银屑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日期:2012-12-08来源:长春博润皮肤病医院

今日坐诊医师:杨海军。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8:00。咨询热线:043181089997。点击在线咨询

长春博润皮肤病医院推荐专家在线坐诊

周军门诊医师

简介:中国医学会皮肤科协会会员 银屑病学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会员 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曾在黑龙江...[详细]

(已有1255人咨询) 043181089997 2321939514

    近年来,应用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报导已有较多进展,主要通过研究常用中对黑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酪氨酸的激活或抑制作用,为临床用中治疗银屑病提供选借鉴。
 
    成氏等研究探讨黑素再生中对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银屑病患者在用中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G较治疗前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IgM变化无显着性差异,认为黑素再生中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具有降低体液免疫及增强细胞免疫等功能。
 
银屑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李氏等为研究复方中对酪氨酸活性的影响,筛选有作用的中方,为中治疗银屑病提供实验依据。通过计算机排序选定应用频次较高的治疗银屑病中复方5首,应用蘑菇酪氨酸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活性。结果发现,白驳片、银屑病丸、柴胡疏肝汤、白蚀丸组酪氨酸活性增高(P<0.01),银屑病丸组方中补骨脂、当归、地肤子、刺蒺藜对酪氨酸活性均有激活作用,其中补骨脂较高,刺蒺藜次之,当归、地肤子较弱,显示白驳片、银屑病丸、柴胡疏肝汤、白蚀丸可使酪氨酸活性增高;银屑病丸组方中补骨脂、当归、地肤子、刺蒺藜对酪氨酸活性有激活作用。
 
    近来,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及物疗效,已有学者开始研究制作动物银屑病模型。龙氏等连续应用5%氢20、30、40天,使豚鼠皮肤黑色素明显减少,血清中MAO和ChE活性增加,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增多。尤其是IgM,在用40天后的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显示用5%氢使动物患有类似银屑病作用。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皮肤病。根据1984年全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患病率约为0。123%,发病率约为0。1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国外资料显示银屑病患病率约为1%3%,以欧洲和北美的白人最常见,美国黑人少见,印第安人几乎不发病。银屑病病程不定,往往是慢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临床上分为四型,即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0%以上。目前银屑病发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已被证明在疾病发生和病理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基于对银屑病家系的分析,已证明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复杂遗传疾病,多个基因相互之间,或者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的发生。
 
    免疫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银屑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角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角质化不完全。因此,最初人们把研究重点放在角质细胞上,发现银屑病患者皮肤与正常皮肤表达的角蛋白类型有所区别,这些角蛋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自身抗体对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银屑病皮损处浸润的单核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在银屑病发病和皮损持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T淋巴细胞。
 
    虽然目前银屑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许多科学家已经发现在银屑病皮损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异常,在易感基因重叠、共享生物化学信息传导途径等方面银屑病与其他疾病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近几年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导致异常T细胞的产生而导致银屑病的发病逐渐被科学家重视,近些年来有许多骨髓移植后银屑病好转的报道,也有银屑病通过骨髓移植从供体转移到受体上的报道。加强对易感基因以及其表达产物与角质细胞的发生和永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我们进一步寻找新的更有效治疗银屑病的方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阻断TNFα的作用,抑制致病T淋巴细胞浸润与激活,虽然这些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但是都干扰了由进化形成的人类皮肤的免疫屏障作用,长期治疗很有可能引起感染和肿瘤的发生。IL20的发现,以及它与银屑病的关系已逐渐被证实,在研究银屑病致病机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等方面给我们指出了新方向。
 
    生病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因看到的,积极的治疗和做好日常的护理可以帮助我们尽快的拜托疾病的烦恼。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治疗,遵从医生的叮嘱做好日常护理。